胸主動脈瘤可急致命且難發現 中大證手提超聲波篩查準確率高籲高危者恆常檢測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1/07 15:30

最後更新: 2021/01/07 23:47

分享:

分享:

(陳靜儀攝)

台灣藝人黃鴻升(小鬼)去年因主動脈剝離猝逝,本港每年平均亦有300人因可致主動脈剝離的胸主動脈瘤發病奪命,惟此症病徵極不明顯,一旦發病未及治療可於數分鐘內不治。中大專家指高血壓屬其中高危因素之一,而最新研究顯示已廣泛應用的手提超聲波掃瞄器,可準確揪出逾92%患者,籲年長、吸煙等高危人士恆常檢查血壓,及早診斷及治療。

本港每年平均就有1400人因胸主動脈瘤入院,同時亦有300人因而死亡,惟其病徵不明顯,不少人直至胸主動脈瘤發病時才確診,有2成人未及求醫已不治。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名譽臨床副教授黃鴻亮解釋,心臟主動脈壁持續腫大成瘤,胸主動脈瘤可漲大至直徑逾4.5厘米或較相鄰主動脈大50%,並且持續漲大。

他稱,有6成患者伴隨高血壓,惟血壓不一定較其他患者高出很多,當主動脈壁受壓持續增加,主動脈出現撕裂或破裂的機會亦趨增,當真正出現撕裂或破裂時,病人就會大量出血,最快於短短數分鐘內猝死:

主動脈就似是高速鐵路,當主動脈出現撕裂或破裂時,就等同路軌斷裂,經過的列車就會衝出路軌,做成嚴重後果。

黃鴻亮稱,參考國際數據,由於心臟要泵出全身血液最快只要數分鐘,在患者主動脈出現撕裂或破裂後,平均有6成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已經死亡,加上手術難度高,有2成患者會在手術後死亡,最後只有約2成患者在病發後仍然生還,所以及早發現問題極為重要。

不過,要察覺是否罹胸主動脈瘤並不容易,黃鴻亮表示家族遺傳非重要的病因,而95%患者根本沒有任何症狀,部分人亦僅有胸痛、氣促和咳嗽等症狀,故只能靠常規檢測發現。

圖中灰紫的位置是胸主動脈瘤,他可以出現在主動脈的各個位置,最嚴重的情況可如圖左般,在升主動脈和降主動脈均出現腫脹。(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名譽臨床副教授黃鴻亮提供圖片)

中大醫學院高血壓診所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間,為1,529名高血壓患者作篩查,以手提超聲波掃瞄器作檢測,初步揪出115人懷疑患上胸主動脈瘤,經進一步電腦斷層掃瞄,其中35人正式確診,檢測準確率為92.1%。

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系主任余俊豪表示,利用手提超聲波掃瞄器或受胸骨影響,令檢測出現誤差,惟傳統X光電腦掃瞄,需使用的造影劑及X光會對人體造成影響,費用亦較高;相反手提超聲波掃瞄器現已廣泛應用,所需的檢查成本、人手及時間較傳統好,費用只為電腦掃瞄1%,適合推廣作一般篩查。

黃鴻亮表示,如及早於胸主動脈瘤初期確診,可透過降血壓藥物作治療,長遠或毋須接受手術,盼進一步推及手提超聲波掃瞄器作篩查,及早為患者確診及治療,將胸主動脈瘤死亡率由2成大減至5%;建議18歲以上人士如有高血壓,應每2年恆常檢查血壓及作超聲波檢查。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陳梓蔚